五月芒果挂满山,千枝万树喜眼看。
(资料图片)
走进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芒果树。在一片青翠的果林里,70岁的老支书李德依然在辛勤地劳作,混撒拉村的第一棵芒果树就是他在35年前栽下的。
混撒拉村的芒果林 石磊/摄 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供图
1987年,李德被选为混撒拉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提高收入,他曾带领村民尝试种植多种作物,“先后种过蔬菜、西瓜、香蕉、石榴,但都没成功”。正当一筹莫展时,“1988年一次机会我到云南省元江县考察,看到那里种植了大片芒果。”李德回忆说,“仁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和那边大体相似,于是我带着100株果苗回村里试种。”经过4年的培育,试种的芒果开花挂果,每棵树收成有100至200多元,给了村民莫大的希望。混撒拉村决定将芒果作为主要产业,引进芒果苗大面积种植。
35年间,在省、市、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芒果从100株发展到60多万株,品种从2种发展到20多种,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不到200元提高至3万多元……小小芒果,让混撒拉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成为名副其实的“希望果实”。
“小芒果带动大产业”的背后,离不开一项项“高科技”的支撑。可捕捉空气中的病害孢子、快速分析数据的孢子捕捉仪;可加大施肥效率的植保无人机;可实现统一田间管理的无线太阳能监控追溯系统……“现在除草、施肥、运输实现全程机械化,芒果种植更加信息化、智能化”,村民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还有2座气象站能实时监测并统计风速、雨量、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放在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
攀枝花虽然地处金沙江畔,但因为气候和地势问题,也属于干旱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受到制约。攀枝花市有关负责同志说,市里正在筹建抽水蓄能电站以及水利灌溉项目,一旦建成,将会彻底解决混撒拉村以及其他很多村庄发展农业产业面临的干旱缺水问题。
近年来,仁和区以科技为依托,通过“一只领头雁+一支研发队伍+一套标准体系+一个大型园区”模式,为芒果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使其成为区域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22年,全区芒果种植面积达到40.5万亩,芒果产量17.7万吨,产值14亿元。
混撒拉村芒果产业的兴旺,靠的是党组织的正确引领。混撒拉村建立党员带动农户模式,1名党员包抓3户农户,培育致富带头人50余人;采取“1+10”模式,1名党员代表或村民代表由“土专家”或农技专家指导后,再带动指导周边10户果农;每年免费为芒果种植户开展一至两次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种植、管理能力。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邹胜洪告诉记者,“我们还大量引进短视频拍摄、剪辑及农村电商发展等课程培训,让村组干部、合作社员、返乡农民工、个体户、农村创业青年等掌握电商技能,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混撒拉村为四川省首批零碳示范村 杨永/摄 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供图
芒果产业兴旺了,混撒拉村又有了新的追求,努力在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上进行新的探索。依托芒果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农文旅精品路线,布局芒果展览馆、亚热带优稀百果博览园、花卉博览园、拉鲊古渡等景点,推动“产区变景区”。积极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开发精品苴却砚、芒果冻干等农产品伴手礼,推动特色农产品向中端优品、康养精品转变,推动“产品变商品”。积极开发乡村民宿旅游、养生居住等特色服务,推动“农舍变旅舍”。大龙潭乡党委书记孔靖雪介绍,“混撒拉村大力推进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产业,目标就是要打造游在村中、产在村中、村在产中的‘游产村’相融的乡村旅游精品村、示范村”。
在混撒拉村核心区域,一座高塔矗立在路边。这是混撒拉村于去年10月下旬建成的生态循环塔。以前,混撒拉村的果农主要将种植芒果产生的枯枝败叶加以集中焚烧,不仅对大气产生污染,而且随意堆放的枝叶也容易滋生虫害。为改变这一状况,混撒拉村将生态循环塔纳入“零碳村”项目进行规划建设。建成后的生态循环塔,可以把芒果枝叶等绿化垃圾制成绿色有机肥,达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目的。作为2022年全省首批试点零碳村庄,随着光伏长廊、太阳能座椅、太阳能垃圾桶、生态循环塔等新型光伏和生态循环利用产品的纷纷“亮相”,混撒拉村“零碳村”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村容村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混撒拉村容村貌 石磊/摄 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乡风文明建设上,混撒拉村先后修建了党员培训室、农民夜校等各类文化活动场所,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努力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完善村规民约、议事制度、村务公开等制度10余条,积极开展“十星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推动乡村文明行动由“景美”向“德美”延伸。
采写:高天鼎 狄英娜 刘名美 杨文娟 王代强 凌珂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